第(2/3)页 最后,赵泗是韩信的恩人。 赵泗对韩信的解围对于赵泗而言或许不值一提随手施为,但是对于韩信而言,赵泗无疑是至暗时刻之中唯一的光。 尽管韩信一直都告诉自己,自己的才华不会被埋没,自己这匹千里马总会有人赏识。 可是潦草度过的前半生,四周只有嘲笑和质疑。 韩信无数次怀疑过自己,无数次坚定了下去,今天甚至一念之差,就要自暴自弃。 在这种时候,赵泗的出现,和对他的肯定,对于韩信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韩信脱口而出的询问,也只是想确定一下赵泗的身份,然后做出一定的判断。 这样子的人生大事,思索一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是赵泗压根不给他思索的机会。 “实不相瞒,将军今日救我,于情于理,我也应该报答将军,可是我甚至不知道将军的名号,将军总得给我一些时间来思索一二。”韩信沉吟片刻开口。 “我赵泗也,如今添为侍郎,随侍王前,至于思索,不用急,到了我那儿足下再慢慢想也不迟。”赵泗笑了一下。 “赵侍郎?”韩信闻言一愣。 韩信虽然才华不凡,但是交际圈毕竟在社会底层。 但是那可是赵泗啊! “红薯土豆玉米那三种仙粮?”韩信试探性发问。 “是我带回来的。”赵泗点了点头。 哪怕赵泗到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甚至于在大秦朝堂之上还博得了君子之称。 但是落在地方,赵泗最鲜为人知的还是出海归来,带回来了三种亩产千斤的仙粮。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渠道接触到朝堂官员的。 所谓的声名赫赫,大多也只是达官贵人们之间的互捧罢了。 为官者,基本上出了自己任职的区域,认识他的人就会少得可怜。 贵族同样如此,离开了家族所在的本地,大部分百姓也不认识这个贵胄。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更容易关心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 赵泗带回来了三种仙粮,倡导官盐降价,推广石涅,以至于如今赵泗的名声虽然放在朝堂之上还是后起之秀。 但是倘若站在底层人的视角上来看,赵泗这个名字甚至已经和李斯不遑多让。 真正的社会底层甚至搞不明白侍郎和丞相之间的差距。 韩信就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除了本地贵族以外,韩信能够叫的出来名字的贵胄和官员屈指可数。 赵泗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赵泗在朝堂之上随侍王前,却从不发表太多意见,而在乡野民间,赵泗也从未触及过贵族的利益。 就目前而言赵泗的人生履历来说,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政治正确。 相比较于李斯的毁誉参半,赵泗的名声出奇的好。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赵泗的形象还是十分正面的。 哪怕是和秦国站在了对立面的人,面对赵泗也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更不用说,赵泗还随侍王前,各种光环加身,前途远大。 “臣韩信,见过主公!” 毫无意外,韩信迅速的接受了自己成为赵泗门客的事实,甚至不需要做任何心里建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