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起码有一个好消息,“秦”对大冶部不是充斥着敌意的,“秦”也很愿意和大冶部乃至于岛屿上其他任何一个部落进行交流。 峦知道,大冶部对于“秦”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只是在于,大冶部恰好是第一个接触到“秦”的部落。 上一次接触,是灾难! 那么这一次呢? 峦想了许久,犹豫了很久,终于! 他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峦指了指自己。 荆有些不明就里。 尔后峦又指了指大船上飘扬着的黑底金字的秦旗。 荆还是没看明白。 噗通! 峦跪了。 峦指了指荆,又指了指秦旗,尔后又指了指岸边正在观望大秦海船的部族。 尔后就伸手去拉荆的手。 荆意识到了对方的想法,赶紧阻止了对方的行动。 这是臣服! 对方要臣服! 峦被拒绝以后,有些愣神,却看荆突然面色变得肃穆,不断开口说话。 须臾之间,即刻有人为荆戴上冠冕,为他取来旌节,诸船员于荆面前站定。 开玩笑……荆这会穿着便服呢。 那对方的臣服按道理来说荆是没有资格接受的,因为他代表的是个人。 他必须要在群臣的见证之下,在旌节和圣旨的见证之下,才有资格接受对方的臣服。 峦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他代表自己和岸边的部族向秦表示臣服,荆自然不能装糊涂。 荆于峦面前站定,峦脸上充斥着欣喜……尔后迫不及待的将荆的手放在自己的头颅之上。 这并不草率,弯弯不像琉球那地方分散的土著一样可以直接横扫。 这里有瘴气毒虫,还有弯弯海峡这个天然屏障,但是近海之地,弯弯又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而弯弯的本土土著,也已经形成了简易的政权,人口加起来也不在少数,大秦需要一个介入弯弯的切入点。 也需要去了解弯弯的内部政权结构和人口聚集分布,最好也弄清楚弯弯的地势和势力划分。 这都需要和当个政权进行密切的交流。 大秦,并不需要在乎对方有甚么目的,大秦只需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够了。 就这样,大冶部在所有人见证之下,在峦的带领之下,臣服于秦。 “派人去进行补给,将秦旗立于港口!你们几个留在本地,帮助他们组建和大秦的交流。” 荆开始给准备好的弯弯留守人员进行交代。 弯弯去中原不好去,海峡通过难度太高了,不如走扶桑,刚好扶桑也算是大秦海外的第一个据点。 总之辗转以后,弯弯的留守人员是可以自行和大秦进行联络的。 他们需要留在这里,留在大冶部落,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了解他们的文明,政权,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不排除尝试插手本地政权争斗的可能,总归是在近海,大秦还是能够勉力干涉一二。 不需要派兵,只需要提供武器铠甲,都能够在这里大杀四方了。 第(2/3)页